底卸式吊桶的結構及特性
在礦山建設過程中,混凝土等物料需要運到地下,物料需要用鏟斗運到下面。鏟斗作為起吊容器,爆破后裝載松動巖石,用絞車吊至地表。為了解決斗底封閉固定,無法打開,從而給卸料帶來很多不便,因此,人們設計了底卸式斗。
礦用吊桶已知有一種料斗,由斗體、大梁、扇門、操作機構和鎖緊裝置組成,斗體上部本體為圓柱形,下部為錐形,斗體底部出料口,斗扇安裝在閥體上,風扇可沿出料口閥門的角度擺動,以控制出料口的開啟和關閉。閥片在風機底部裝有滾輪,滾輪軸承可繞其軸線轉動,位于閥片底部的軸承上,操作機構在閥片底部之間有一個,鉸在耳點上方,用手按下,假定閥片沿出料口擺動,安裝在滾輪上滾動,然后它輸送的橡膠板正在下落,將容器內的物料從斗中卸出。
在斗斗的結構上,由于扇閥是整體的,不能調整其位置,在使用生產時,具有一定的難度,同時,由于設備連接比較復雜,鑒于斗斗的使用環境為地下部件軸承較大,在使用生產時容易出現損壞的情況,很容易發生故障,輕則造成斗斗不能使用,重則造成生產事故。另外,由于鏟斗出料口的底板設計,在承載帶液的物料時很容易發生泄漏,不能滿足各種情況的不同需求。另外,由于鏟斗的部件比較復雜,鏟斗的制造也有一定的不便。因此,需要一種易于制造、操作方便、故障率低,并能滿足使用多種環境的底卸斗。